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40401
二、招生对象
海外高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3年,学习年限2-6年。
四、职业面向
(一)主要岗位
面向建筑行业从事建筑工程项目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与管理岗位。
(二)发展岗位
以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物业经理相关技术或管理岗位为发展岗位群。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对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支撑终身发展的能力;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筑设备工程设计与施工等领域,能够从事建筑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及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建筑设备运行管理,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支付与安全等相关知识;
(3)掌握流体力学、热工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采暖及通风空调系统、建筑电气以及设备控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与绘图的基本方法和知识;
(5)掌握建筑设备安装与控制工程施工工艺、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6)熟悉施工验收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应用的知识;
(7)熟悉专业施工机具和材料、工程调节和运行的基本知识;
(8)了解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识读专业工程施工图;
(4)能够熟练应用CAD 等专业应用软件及常用文字处理软件;
(5)能够正确选择使用常用设备、附件、材料;
(6)能够根据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本专业工程施工;
(7)能够完成多层建筑给排水、通风空调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设计。
(8)能够初步进行施工质量检查评定、专业工程调试和故障分析。
六、核心课程描述
(一)课程体系结构图
(二)核心课程描述
1.建筑给排水工程 学时:64
课程目标:
(1)能掌握管道管材及附件的选择;
(2)能掌握建筑给排水及热水系统管道的安装方法与步骤、质量标准与验收等;
(3)能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备选型;
(4)能具备完成建筑卫生设备与建筑给排水及热水系统安装和调试与验收的专业能力;
(5)能熟悉绿色施工。
(6)具备给排水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能力
教学内容:
(1)建筑室内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回用的基本理论知识;
(2)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措施;
(3)绿色施工技术;
(4)管道安装操作及验收;
(5)给排水施工图识读与会审。
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包括态度性评价、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
教学资源:专业实训室
超星泛雅http://jscj.fanya.chaoxing.com
爱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
智慧职教https://www.icve.com.cn/
2.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学时:64
课程目标:
(1)能掌握建筑供暖的方式、原理,能掌握通风和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一般系统形式,能掌握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2)能掌握散热器及辐射供暖设备工作原理,能掌握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
(3)能掌握采暖通风系统管道的安装方法步骤、质量标准与验收等;
(4)能掌握采暖、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识读;
(5)能掌握简单采暖、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设计;
(6)能了解采暖设备设施、通风与空调设备设施的选型;
(7)能熟悉水力平衡计算;
(8)能具备组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组织竣工验收的专业技能。
教学内容:
(1)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
(2)热水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主要设备原理与选型、管网的布置与敷设方法;空调冷热负荷的组成与计算;
(3)热水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内容;
(4)采暖工程、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采暖、通风、空调施工图识读与会审。
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包括态度性评价、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
教学资源:专业实训室
超星泛雅http://jscj.fanya.chaoxing.com
爱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
智慧职教https://www.icve.com.cn/
3.建筑电气工程 学时:64
课程目标:
(1)能掌握低压电力系统与常用电器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用电负荷计算与电力仪表及设备的选型;
(2)能掌握电力线路明暗敷设的安装方法与步骤、质量标准与验收等;
(3)能掌握室内供配电负荷计算、仪表设备选型和电力线路系统设计;
(4)能解决室内供配电系统施工安装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5)能具备完成室内供配电系统安装和调试与验收的专业技能。
教学内容:
(1)电力系统与建筑设备;
(2)明暗敷设线路的安装;
(3)建筑施工临时安全用电;
(4)专业用电器与仪表的安装与使用;
(5)电气设备与线路安装验收等内容。
(6)电气施工图识读与会审。
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逆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教学法
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包括态度性评价、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
教学资源:专业实训室
超星泛雅http://jscj.fanya.chaoxing.com
爱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
智慧职教https://www.icve.com.cn/
4. 建筑设备控制技术 学时:64
课程目标:
(1)能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控制方法;
(1)能通过现场勘查、查阅文件和交流沟通等方式搜集用户信息,分析用户需求;
(2)能正确识读建筑给排水、暖通施工图;
(3)能依据项目具体情况,结合用户需求,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进行初步设计,绘制系统图及控制原理图;
(4)能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规范进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5)能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进行编程;
(6)能根据项目情况制定详细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维保计划。
教学内容:
(1)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知识;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认知;
(2)给排水监控系统;
(3)暖通空调监控系统;
(4)冷热源监控系统;
(5)其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集成与节能管理。
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包括态度性评价、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
教学资源:专业实训室
超星泛雅http://jscj.fanya.chaoxing.com
爱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
智慧职教https://www.icve.com.cn/
七、教学进程安排
(一)按学期安排课程
课程结构 |
课程性质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是否核心课程 |
考核方式 |
学 分 |
学时 |
周学时*学周 |
备注 |
||||||||
共 计 |
理 论 |
实 践 |
课外 |
第一 学年 |
第二 学年 |
第三 学年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公共基础课 |
必 修 课 |
|
汉语综合 |
A |
否 |
▲ |
12 |
192 |
192 |
|
|
6*16 |
6*16 |
|
|
|
|
|
|
汉语会话 |
A |
否 |
★ |
8 |
128 |
128 |
|
|
4*16 |
4*16 |
|
|
|
|
|
||
|
汉语听力 |
A |
否 |
★ |
6 |
96 |
96 |
|
|
4*16 |
2*16 |
|
|
|
|
|
||
|
汉语读写 |
A |
否 |
★ |
8 |
128 |
128 |
|
|
4*16 |
4*16 |
|
|
|
|
|
||
|
中国概况 |
A |
否 |
★ |
2 |
32 |
32 |
|
|
|
|
2*16 |
|
|
|
|
||
|
中国文化 |
A |
否 |
★ |
4 |
64 |
56 |
8 |
|
|
|
|
4*16 |
|
|
|
||
|
HSK(四级) |
B |
是 |
★ |
4 |
64 |
32 |
32 |
|
|
4*16 |
|
|
|
|
|
||
|
入学教育 |
A |
否 |
★ |
1 |
30 |
30 |
|
|
1w |
|
|
|
|
|
|
||
|
中国武术 |
B |
否 |
★ |
10 |
160 |
20 |
140 |
|
2*16 |
2*16 |
2*16 |
2*16 |
2*16 |
|
|
||
|
中国书法 |
B |
否 |
★ |
2 |
32 |
16 |
16 |
|
|
|
2*16 |
|
|
|
|
||
|
绿色校园大课堂 |
B |
否 |
★ |
2 |
32 |
12 |
20 |
|
|
|
2*16 |
|
|
|
|
||
|
高等数学 |
A |
否 |
★ |
8 |
128 |
128 |
|
|
|
|
4*16 |
4*16 |
|
|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B |
否 |
★ |
4 |
64 |
32 |
32 |
|
|
|
4*16 |
|
|
|
|
||
合计 |
|
|
|
71 |
1150 |
902 |
248 |
|
20 |
22 |
16 |
10 |
2 |
|
|
|||
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专业基础课 |
必 修 课 |
|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
B |
否 |
★ |
4 |
64 |
30 |
34 |
|
|
|
4*16 |
|
|
|
|
|
专业导论 |
B |
否 |
★ |
2 |
32 |
16 |
16 |
|
|
|
|
2*16 |
|
|
|
||
|
电工电子技术 |
B |
否 |
★ |
4 |
64 |
30 |
34 |
|
|
|
|
4*16 |
|
|
|
||
|
建筑CAD(天正) |
B |
否 |
★ |
4 |
64 |
24 |
40 |
|
|
|
|
4*16 |
|
|
|
||
合计 |
|
|
|
14 |
224 |
100 |
124 |
|
|
|
4 |
10 |
|
|
|
|||
专业核心课 |
必 修 课 |
|
建筑给排水工程 |
B |
是 |
★ |
4 |
64 |
30 |
34 |
|
|
|
|
|
4*16 |
|
|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
B |
是 |
★ |
4 |
64 |
30 |
34 |
|
|
|
|
|
4*16 |
|
|
||
|
建筑电气工程 |
B |
是 |
★ |
4 |
64 |
30 |
34 |
|
|
|
|
|
4*16 |
|
|
||
|
建筑设备控制技术 |
B |
是 |
★ |
4 |
64 |
30 |
34 |
|
|
|
|
|
4*16 |
|
|
||
合计 |
|
|
|
16 |
256 |
120 |
136 |
|
|
|
|
|
16 |
|
|
|||
专业实践课 |
必修课 |
|
毕业设计(论文) |
C |
否 |
★ |
12 |
336 |
|
336 |
|
|
|
|
|
|
12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12 |
336 |
|
336 |
|
|
|
|
|
|
12w |
|
|||
专业拓展课 |
选修课 |
|
流流体力学与热工基础 |
B |
否 |
★ |
4 |
64 |
30 |
34 |
|
|
|
|
|
4*16 |
|
|
|
维修电工实训 |
C |
否 |
★ |
3.5 |
56 |
|
56 |
|
|
|
|
|
|
2w |
|
||
|
管道工实训 |
C |
否 |
★ |
3.5 |
56 |
|
56 |
|
|
|
|
|
|
2w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11 |
176 |
30 |
146 |
|
|
|
|
|
4 |
4w |
|
|||
总计 |
|
|
|
124 |
2142 |
1152 |
990 |
|
20 |
22 |
20 |
20 |
22 |
16w |
|
(二)学时学分计算与分析
按学期排课的课程以16学时折算1学分,按周排课的实践类课程以每周24-30学时折算1学分。每门课程的学分以0.5为最小单位。具体学时学分按照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分析如下:
课程结构 |
学分数 |
学分占比 % |
学时数 |
学时占比 %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71 |
57.2 |
1150 |
53.6 |
|
专业基础课 |
14 |
11.3 |
224 |
10.5 |
|
专业核心课 |
16 |
12.9 |
256 |
12.0 |
|
专业实践课 |
12 |
9.7 |
336 |
15.7 |
|
专业拓展课 |
11 |
8.9 |
176 |
8.2 |
|
合计 |
124 |
|
2142 |
|
|
课程类型 |
学时数 |
学时占比 % |
备注 |
||
A类 |
纯理论 |
798 |
37.3 |
|
|
B类 |
理论 |
362 |
16.9 |
|
|
实践 |
534 |
24.9 |
|
||
C类 |
纯实践 |
448 |
20.9 |
|
|
合计 |
|
|
|
||
课程性质 |
学分数 |
学分占比 % |
|
|
备注 |
必修课 |
113 |
91.1 |
|
|
|
公共选修课 |
|
|
|
|
|
专业选修课 |
11 |
8.9 |
|
|
|
合计 |
124 |
|
|
|
|
学分分布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3 |
4 |
5 |
6 |
21 |
22 |
20 |
20 |
22 |
19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不高于25:1(不含公共课)。专业带头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不低于60%。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其中实训(实验)室面积、设施等应达到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信息化条件保障应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三)教学资源
教材、图书和数字资源应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五)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笔试、操作、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九、毕业要求
(一)毕业学分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24,其中必修课累计至少达到113,选修课累计至少达到11。
(二)通用证书要求
学生应取得HSK4级汉语证书。
(三)专业证书要求
学生应获得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相关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上一篇: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 下一篇:没有了